我国机床产业由于先天不足,一直在中高端机床项目发展上落后于国外主流水准,目前,我国机床工业行业正处于一个相对困难的调整转折期。
我国机床产业由于先天不足,一直在中高端机床项目发展上落后于国外主流水准,目前,我国机床工业行业正处于一个相对困难的调整转折期。
据悉,虽然我国一些企业研制了中高档数控机床,但大多是还是在国内机床主题制造和进口关键功能部件的基础上进行的组装,并不完全表明我们已经掌握了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整体的研发技术和制造技术,因此,与国外机床企业想你,我国机床企业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不断推进者产业创新升级,高速、精密、复合、智能和绿色是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明显,受研发能力影响,现阶段国内中高档数控系统的80%,高档数控系统的90%,高档数控机床的85%还有赖于从国外进口。
1、我国数控功能部件生产企业的规模小
据统计我国固定资产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功能部件生产企业有70多家,占全部生产企业的10%以下。
2、核心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
2002~2008年中国是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国和第一进口国。但行业迅速发展的背后,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关键零部件生产依然受制于人,出现了利润不高、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局面。
3、缺乏高技术含量威胁产业安全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为25.8%,成形机床数控化率为5.8%.这种现状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60%~70%的产量数控化率和80%~90%的产值数控化率相比,我国机床设备的数控化率水平还显得很低,这必然影响到下游企业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4、适应性和满足度远达不到市场需求
我国功能部件的产品水平和国外有一定差距,国功能部件开发能力较弱,新产品开发速度慢,多数功能部件需要与国外合作开发、合作生产、合资经营,甚至只能组装。虽然这两年形势有显著变化,但高技术、最新型的功能部件,我国尚在研制过程中,市场占有率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五金模具进军高端市场需加强技术研发
目前,五金模具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最大的优势与强项既在于民营企业,也在于传统产业。进军高端市场,离不开高新技术。
近日,由高级技工学校与浙江大学现代制造工程研究所联姻,双方将建设模具快速数字化设计与精密检测中心,以服务好本地的模具产业。
随着国内五金模具行业的发展,来自各省的竞争日益激烈,五金模具行业内无序竞争的情况开始出现,出现五金的低成本、产品结构档次和技术含量不高等弊端也日益显露。20世纪60年代五金模具业开始在南海兴起,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当时五金模具业门槛很低,也不需要什么技术,3万元买些旧设备就可以开一个家庭作坊式的五金模具加工厂。经过40多年发展,各类五金、模具加工企业已过万家,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目前国内民营模具企业一般拥有先进的设备资源,技术应用上比较先进,新技术能在行业内应用广泛、迅速,从设计制造到相关材料生产、热处理等,形成产业链,集成化优势突出。不过,罗百辉指出,当前五金模具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和自有品牌欠缺,五金模具企业将加大管理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扩大中高端产品比例,并设立内销部门,积极拓展内销市场。
模具产业将从过去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产品质量及水平为重点的精益型发展模式转变,华夏模具强调,从以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向引进消化吸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以技能型为主的行业特征向以技术型和现代企业管理型为主的行业特征的转变;大力推进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积极稳妥地延伸发展以模具制造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持模具产业集聚地建设,注意与模具制造业相协调的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对此,罗百辉强调,要推进五金模具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重点抓好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化,积极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开展废蓄电池、废旧家电、旧家具的再利用,竹木加工剩余物、矿山废弃物、污水处理厂污泥和不锈钢加工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以推进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以推进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重要体现。